果蔬采收和采后商品化处理流程和技术要点
果蔬采收和采后商品化处理流程及其技术要点如下:
一、果蔬采收
1、采收时间选择:
根据果蔬的类型和成熟期来确定具体的采收时间。
常见的蔬菜如西红柿、黄瓜、茄子等,应在果实完全成熟之前采摘;水果如苹果、梨、桃等,应在果实成熟之后立即采摘。
天气条件也很重要,应尽量在天气晴朗干燥的时候采收,避免果蔬受到雨水和水分蒸发的影响。
2、采收方式:
一般采用手摘或剪刀剪取的方式进行采摘,以避免损伤果实。
对于易碎果实如草莓等,应采用轻轻拧动的方式进行采摘。
避免果蔬落地,以免造成损伤和细菌感染。
3、注意事项:
判断果蔬成熟程度,颜色、质地和味道的变化是判断成熟度的关键。
避免采摘过早或过晚,以保证果蔬的品质。
注意避开果蔬的生长周期,如覆盆子、草莓等都有其特定的生长和果实结实周期。
二、采后商品化处理
1、前处理:
剔除有机械损伤、病虫危害、着色度不够、外观畸形等不符合商品要求的产品。
去除残叶、败叶、泥土、去根、去叶、去老化部分等。
单株体积小、重量轻的叶菜类还需进行捆扎。
2、分级处理:
根据果蔬产品的大小、重量、色泽、形状、成熟度、新鲜度、清洁度、营养成分以及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等情况,进行严格的挑选,并分为若干等级。
分级的目的是使之达到商品标准化,实行优级优价,便于贮藏、销售和包装。
3、清洗打蜡:
清洗时采用浸泡、冲洗、喷淋等方式去除果品表面污物,减少病菌和农药残留。
洗涤水要干净卫生,可加入适量杀菌剂,如次氯酸钙、漂白粉等。
打蜡是在果蔬的表面涂上一层薄而均匀的透明薄膜,提高商品价值。
4、包装:
包装容器的选择应针对不同果蔬的特点和要求,以及用途的不同(如运输包装、贮藏包装、销售包装等)进行设计或结合。
包装容器的尺寸、形状应适应贮运和销售需要。
包装工序应在阴凉的环境下进行,避免风吹、日晒、雨淋。
5、预冷处理:
因为采后的果蔬温度高,堆积易消耗果蔬的养分,造成堆积腐烂。所以应将果蔬放在阴凉通风处进行降温处理。
6、储存:
尽快进行储存,以保持新鲜度和品质。
根据果蔬的类型和特性选择储存方式,注意储存温度和湿度的控制,定期进行通风和清洗,防止果蔬变质和腐烂。
以上即为果蔬采收和采后商品化处理流程及其技术要点,通过遵循这些步骤和要点,可以确保果蔬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。